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川陕苏区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文:张丽 图:张丽 发布时间:2022-05-18T07:40:02.000Z 字体: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1932年12月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自鄂豫皖根据地战略转移,突破重围,自陕入川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创建的,以南江,通江,巴中为中心,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1933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南郑地下党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力开展地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红江县和北县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组织,境内留下了中共陕南特委旧址,陕南军委旧址(陈小平故居),碑坝石刻标语群,坝溪红江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陕南战役的奇袭猫儿洞,巧夺蟒蛇滩等战斗遗址,涌现了陈小平,陈浅伦等一批革命英烈。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献。

  1979年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1980年5月落成,是川陕革命根据在陕南唯一的纪念馆。该馆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一,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老前辈为该馆的题词题诗共19条;二,中代陕南地下组织当年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遗物;三,巴山游击队,红二十九军,红色交通线的活动史料;四,革命英烈生平事迹介绍;五,红四方面军在碑坝留存的石刻标语拓片。

  2006年纪念馆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属《2005年—2007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项目,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2006年省、市、县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由南郑县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由中国工程院张锦秋院士领衔、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研究所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展陈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停车场及水、电、路、绿化等配套服务设施,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18600平方米,总投资2124.023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590万元)。项目建设期一年,2007年6月全面竣工。新建城的纪念馆主题建筑与红寺湖秀美的自然风光巧妙结合。2011年3月25日,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全面落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新的纪念馆建成后,汇集并保护了分散于各地的、濒临泯灭的革命历史文物,展示川陕苏区革命史的全貌,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和陕南红色旅游的中心,辐射南郑、西乡、镇巴、宁强、洋县5个红色旅游区域。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现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和陕西省三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陕西唯一的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陕西省省级国防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党史研究教育基地、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和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县级重点纪念设施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