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员天地

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增强领导班子“三力”

文:张丽 图:张丽 发布时间:2021-01-04T07:03:54.000Z 字体:

2015年8月23—31日,参加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研究生部举办的第三十一期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党务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众多知名教授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其中,魏敏生教授在《基层党务工作实务与创新》一课中讲的“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即协调处理好与上级、与其他部门、与同事、与群众的关系”,令人感触很深,结合自己30多年的工作经历,我的感悟是: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是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致胜法宝。

一、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制度,而如何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则是正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关键所在。民主是为了正确的集中,决不能强调民主而否认集中,搞极端民主化;也不能强调集中而不要民主,搞一言堂、家长制、个人说了算。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领导班子明确了民主与集中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处理问题时就能够准确的把握。如在研究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大项经费开支、新项目上马等重要问题时,无论是召开什么会议,都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而后由“班长”在民主的基础上拍板决策。

二、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只是领导方法问题,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没有集体领导,许多重大问题无法正确决策;没有分工负责,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无法付诸实施和抓好落实。所以,不能强调集体领导而不要分工负责,更不能强调分工负责而不要或否定集体领导。二者不可偏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注重加强集体领导,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又要注重按分工负责认真执行好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按照分工认真抓好落实,并允许成员在不违背集体议定事项的大原则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既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时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正职和副职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各自所处的位置和职责。正职处于班子的核心地位,负责一个单位的全面工作,对上级负总责;副职是班子的一员,对正职负责。其次,我们要明确如何形成班子的集体合力。正职注意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增强“班长”的凝聚力;对副职知人善任,按照扬长避短、各尽其能的原则,对副职进行合理分工,给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真正做到用人不疑,让他们在分管的工作中有职有责有权,并在副职工作中出现疏漏或失误时,主动承担责任,不上推下卸。副职以正职为核心,围绕正职的思路积极当好助手和参谋,在职责范围内积极负责地大胆开展工作。总之,正、副职都出以公心,以大局为重,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四、正确处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之一,也是加强班子团结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法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个武器和法宝的重要作用,是每个领导班子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动机和目的是一致的。光有批评,被批评人往往从内心深处不服气,结果适得其反;光有自我批评,搞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开展,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班子无论是在民主生活会上,还是在工作中,都应注意运用“团结—批评—团结”这个有利武器,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有利于工作出发,在开展自我批评的同时,无论正职与副职之间,还是副职与副职之间,都严肃认真地、开诚布公地、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实践证明,我们领导班子内部开展正常的批评,不仅有利于思想和感情上的沟通与融洽,有利于同心协力地开展工作,也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形成一种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好局面。

五、正确处理坚持原则与合作共事的关系。坚持原则与合作共事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并行不悖、辩证统一的,坚持原则是合作共事的根本和前提,合作共事则是坚持原则的结果和归宿,不能为了合作共事而放弃原则,没有原则的合作共事是没有党性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班子成员想问题,做工作,处理问题,都能在坚持原则基础上合作共事,这样既很好地坚持党性原则,又促进合作共事,就能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现实工作中,若能认真处理好上述五个方面的关系,我们的班子建设就能不断得到加强,班子气正、心齐、劲足,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就能不断得以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