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员天地

党校学习培训心得

文:张丽 图:张丽 发布时间:2021-01-04T06:57:36.000Z 字体:

8月24日-31日,我作为一名新加入基层党务战线上的新兵,有幸参加了省直机关工委举办“第三一期党政机关干部与企事业单位党务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8天的培训学习,既有专家学者深入浅出的政策解读,又有井冈山革命精神的实地学习,培训学习时间紧凑,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理论全面而系统,对于一个新加入基层党务战线的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又是一道精神大餐,使我在愉悦中增长了见识。8天的培训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启迪,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在农村基层党建、新时期群众工作、如何贯彻“三严三实”、落实“四个全面”、抓好精准扶贫等方面,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改变了观念,打开了思路。8天的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灵魂有了较大的提升,做官先做事,做事先做人,感恩组织,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通过8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具体有如下心得和体会。

启示一: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省直机关党校教授霍钦宏作了《聚焦“三严三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专题教学,他深入浅出讲解了“三严三实”由来和如何在新常态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既有事实又有理论依据,教学十分精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谆谆告诫,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又是对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我们要把“三严三实”作为立身之本、行为准则,“严”字当头、“实”处入手,自觉践行,不断开创作风建设新境界。

 “严”字当头。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为民解忧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将“严”的要求举过头顶、贯穿始终。党员干部首先要达到严以修身的标准,必须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价值观念中的最高位置,时时处处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公心,心里要装得下群众,容得下群众,自觉以史为镜、以党章为镜,加强“四德”锻炼,坚定党性修养;不断在知民情、解民困中历练意志品格,提高能力水平。其次,要严以用权,党员干部要慎权、慎微,时刻警醒自己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姓“公”不姓“私”,坚守做人为官的“底线”,切实做到为民掌权、为民用权,绝不谋一己之私、图一时之快,管得了欲望,守得住小节。第三,要严以律己,查一查、比一比、照一照自身在“四风”问题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坚持不触“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的基本要求,经受住各种考验和诱惑,把常怀律己之心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基,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实”处入手。为民解忧、谋事要实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也是检验一名党员干部是否真正落实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基本准则,“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就是要将“实”的要求落实落地。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就要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心里有数,把问题作为干事创业的导向,问题和困难掌握清楚了,做决策、想办法的思路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实干,就是“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自觉放下身子,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带领群众干实事、谋发展。

启示二: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争做“四有”干部

省直机关党校教授郭伟作了《学习把握“四个全面”,推动现代化建设上新台阶》教学,通过学习,明白了“四个全面”的形成和意义,明白了“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由来、内涵和要求,受益匪浅。

“四个全面”在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格局宏大、立意高远,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全面开辟了我们党认识和实践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境界,是引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方略。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只有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争做“四有”干部,才不会辜负组织和人民的重托。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心中有民的实干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仁和镇离全面小康还有很大差距,差距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做心中有责的担当者。改革让基层道路越走越宽广。只有以积极的姿态,充当改革促进派,甘当改革马前卒,才能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更有效地推进基层治理。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做心中有戒的规矩人。法治是治国之重器,德治是育人之魂。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要淡化人治,强化法治,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民主化、法治化新路径。认真学法,内化于心。工作用法,外践于行。严于护法,取信于民。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做心中有党的守夜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始终牢记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带头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启示三:扑下身子,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省扶贫移民局副巡视员张海鹏作了《新阶段我省扶贫攻坚的战略布局和总体部署》教学,张巡视从三个方面对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详实解读,让我明白了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该有的责任,该有的担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困难多,问题复杂。作为一名乡镇党务干部,我们必须在省委提出的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上下功夫,要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一是要无缝化对接“把准脉”。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创新实施镇村干部结对扶贫工作机制,积极选派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到所联系村以及结对帮扶联系户家中,对贫困户家庭人口、资源状况、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劳力情况、技能技术等基本情况开展全面深入调查,并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清理更新。二是要差异化帮扶“开好方”。要选派精兵强将摸准情况,要因地、因户制宜、制定符合实际的帮扶措施,开好“药方”,治根治本。三是要动态化管理“重疗效”。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动员镇村干部建好贫困户基本信息数据库,加强精准扶贫监测,对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同时,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在贫困户身上,实现真扶贫,扶真贫、见真效。四是要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防护网”。通过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确保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启示四:弘扬井冈山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省直机关党校的精心安排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湘赣两省 “红色之旅”。实地参观、考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韶山领袖故居等革命圣地,实际感受了一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干革命、打江山的艰难困苦;真正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洗礼。使我们懂得了井冈山精神的真正含义,真正领悟到: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牢固树立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必胜信念;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努力营造一种干事创业的氛围;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井冈山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魂宝,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继承这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使之发扬光大,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务干部,我将以井冈山精神作为动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一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磨砺党性。二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勇于担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干部。三是弘扬井冈精神,要密切联系群众,要敢于奉献、勇于奉献。四是弘扬井冈精神,要清正廉洁,做一个“干净”的干部。

通过省委党校短短8天的培训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又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培训学习所带给我的收获、思考和启迪,将使我受益终身,这既是我人生经历的宝贵财富,更是一次解放思想,触碰灵魂的全面洗礼,这为我在今后做好本职工作增加了信心,打下了基础。我将以这次培训学习为契机,努力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党务工作者。